BGA是什么--分类
BGA是 1986年的封装法,先期是以 BT有机板材制做成双面载板,代替传统的金属脚架对 IC进行封装。BGA最大的好处是脚距比起 QFP要宽松很多,目前许多QFP的脚距已紧缩到 12.5mil 甚至 9.8mil 之密距 ,使得PCB的制做与下游组装都非常困难。但同功能的CPU若改成腹底全面方阵列脚的BGA方式时,其脚距可放松到 50 或60mil,大大舒缓了上下游的技术困难。目前BGA约可分五类,即:
(1)塑料载板(BT)的 P-BGA(有双面及多层),此类国内已开始量产。
(2)陶瓷载板的C-BGA
(3)以TAB方式封装的 T-BGA
(4)只比原芯片稍大一些的超小型m-BGA
(5)其它特殊BGA等。
4.BGA是什么--处理
外层线路BGA处的制作:
可参照BGA规格、设计焊盘大小对应客户所设计BGA位置做一个标准BGA阵列,再以其为基准将需校正的BGA及BGA下过孔进行拍正,拍过之后要与原未拍前备份的层次对比检查一下拍正前后的效果,如果BGA焊盘前后偏差较大,则不可采用,只拍BGA下过孔的位置。
BGA阻焊制作:
首先BGA表面贴阻焊开窗:与阻焊优化值一样其单边开窗范围为1.25~3mil,阻焊距线条间距大于等于1.5mil;
然后BGA塞孔模板层及垫板层的处理:制做2MM层:以线路层BGA焊盘拷贝出为另一层2MM层并将其处理为2MM范围的方形体;制作塞孔层:以孔层碰2MM层,参数Mode选Touch,将BGA 2MM范围内需塞的孔拷贝到塞孔层;拷贝塞孔层为另一垫板层;按BGA塞孔文件调整塞孔层孔径和垫板层孔径。
其实由于电子信息产品的日新月异,PCB行业的激烈竞争,关于BGA塞孔的制作规程是经常在更换,并不断有新的突破。这每次的突破,使产品又上一个台阶,更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。期待更优越的关于BGA塞孔或其它的工艺出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