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的BGA焊接不良
BGA:即Ball Grid Array(球栅阵列封装),BGA封装由于优势明显,封装密度、电性能和成本上的独特优点让其取代传统封装方式。随着市场对芯片集成度要求的提高,对集成电路封装更加严格。
常的BGA焊接
不良症状①:连锡
连锡也被称为短路,即锡球与锡球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短接,导致两个焊盘相连,造成短路。
解决办法:工厂调整温度曲线,减小回流气压,提高印刷品质。
不良症状②:假焊
假焊也被称为“枕头效应(Head-in-Pillow,HIP)”,导致假焊的原因很多(锡球或PAD氧化、炉内温度不足、PCB变形、锡膏活性较差等)。BGA假焊特点是“不易发现”“难识别”。类似一个人把头靠在枕头上的形状而得名,"枕头效应"是BGA封装的一种典型且特有的失效模式。
枕头效应发生在BGA器件的回流过程中,由于器件、电路板的板翘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变形,使BGA焊球和锡膏分开,各自的表面层被氧化,当再接触时就形成枕头形状的焊接,而不是完整的良好焊接。BGA焊接失效,大部分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工艺控制有所欠缺导致。
另外,枕头效应(HIP)一般也很难从现在的2DX-Ray检查机发现得到,因为X-Ray大多只能由上往下检查,看不出来BGA锡球断头的位置,如果可以有上下旋转角度的X-Ray应该可以观察得出来。有些时候或许可以经由板内测试(ICT, In Circuit Test)及功能测试(FVT, FunctionVerification Test)检测出来,因为这类机器通常使用针床的作业方式,需要添加额外的外界压力于电路板上,让原本互相挨着的锡球与锡膏有机会分开,但还是会有许多的不良品流到市场,通常这类不良品很快的就会被客户发现有功能上的问题而遭到退货,所以如何防治枕头效应的发生实为SMT的重要课题。
另外,也可以考虑透过烧机(Burn/In)的方式来筛选出有HIP的板子(如果单板烧机要加温度),因为烧机的时候会有升高板子的温度,温度会让板子变形,板子有变形,空/假焊的焊点就有机会浮现出来,所以烧机的时候还得加上程序作自我诊断测试,如果HIP的位置不在程序测试的线路上,就查不出来了。
目前比较可靠可以分析HIP不良现象的方法是使用染红试验(Red Dye Penetration),以及微切片分析(Cross Section),但这两种方法都属于破坏性检测,所以非到必要不建议使用。
新近【3DX-Ray CT】的技术有了突破,可以有效的检查到这类HIP或是NWO(Non-Wet-Open)焊接缺点,而且也慢慢普及了起来,但机台的费用还是不够便宜就是了。
下图为BGA虚焊的 3D形貌及截面断层扫描图,画面左侧金色球体为BGA焊球3D形貌图,红色圆圈中的焊球为虚焊焊球;画面右侧为焊球的断层扫描截面图,红色圆圈中为虚焊焊球。